一、根据职业教育教材应然特征遴选技能大赛成果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教材也要坚持类型特色,这对职业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教材提出如下要求:首先,对大赛成果筛选要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征要求。具有教学价值的大赛成果在内容上应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效性,即满足工作实践案例的“真度”,创新实践空间的“广度”,教学资源内容的“厚度”,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度”,教学学习过程的“乐度”。建立选用的标准是对大赛成果筛选的基础,可以大赛要求、操作规程、技术流程等作为参考,从类型特色方面进行加工和创新,做到以类型特色定位职业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教材的选用标准。其次,对大赛成果筛选要重点考察成果的实效性和操作性。实效大的成果更容易调动教师、企业等人员转化的积极性,可操作性强的成果可提供实施有效教学的框架。通过借鉴大赛任务书,大赛方案等实践性较强的成果,分析各专业所融入的技术技能,在教材中安排操作性强的内容,以适应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情境化教学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此外,对大赛成果筛选要体现“岗课赛证融通”的链接要求。岗课赛证融通的本质,就是以实践为导向重塑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遴选大赛成果内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教材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局面。
二、建立技能大赛成果持续性转化的多元投入机制
大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教材,需要优良的外部环境支撑,其中主要包括资源投入、理论指导,以及激励引导等,要据此探索建立大赛成果转化的多元投入机制。首先,应建立多元参与转化的共建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紧密互动、功能互补、互鉴共赢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从政策层面,完善激励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财政、社会资金和高校自有资金等多元渠道,缓解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行业龙头企业可积极开展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助力推进大赛成果的有效转化;职业院校可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成果的转化提供人力支持。其次,须加强对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计理论的研究投入和有关支持。通过研究,将“以工作常规和偶发任务为线索,以微缩真实的工作现场为情境,以岗位模块的技能表现为标准”等竞赛项目设计要求有效渗透进教材开发的具体过程之中,提升大赛成果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理论研究在保障成果转化最终目标实现的重要价值。最后,要建立起各参与主体“贡献导向”的成果激励机制。对于教师而言,把大赛成果转化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企业专家来说,则参照市场原则兑现其投入的时间精力,充分激发各参与方投身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组建多元协同结构优化的高水平成果转化团队
职业技能大赛成果转化需要建立起由大赛指导教师、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裁判、大赛获奖选手、课程理论专家等共同参与的成果转化团队,尤其是需要深化校企双元主体的密切合作。首先,职业院校应利用技能大赛平台建立赛教合作共同体,共同参与成果转化为教材的编写活动。这些先进企业的专家自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熟悉大赛的各项技术方案,能够积极借鉴大赛标准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最新的岗位需求、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向院校提供相关有价值信息。同时,在与教师共同编写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对大赛涉及的技术规范进行系统化学习,提升教材的实践性。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大赛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从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追求看,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最大程度保障转化活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同时,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赛项辅导老师更是在研究比赛中,加深了对行业技术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总结出人才培养培训的有效方法路径。教师的有力参与,是确保成果有效转化为教材的关键。最后,还要吸纳大赛专家裁判、获奖选手、信息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这些人员的加入,关键是保证成果转化团队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团队功能的升华,他们可为成果转化提供多维的分析,通过形成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大赛成果转化共同体,为大赛成果转化为教材资源提供持续性的专业支撑。
四、依托信息技术推进优质大赛成果的立体性转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为实现大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教材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大赛成果转化平台必须尽快进行转型和升级,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共享平台,推动成果的立体性转化。第一,要对成果资源进行信息化加工呈现。职业院校应充分结合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注重课程、教材和配套资源使用的一体化,梳理大赛内容在知识技能点、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职教教材中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发与教材内容同步的大赛案例、操作技巧视频、在线动画视频、模拟试题库等内容。第二,应对成果内容进行情境化建设使用。职业院校需开发适合课堂教学特点的教材,利用数字化技术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与教学组织相匹配的教材,对大赛任务进行知识点的分解与整合,选择其中典型的任务作为授课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各种虚拟的工作情境,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还要依托各类信息平台实现大赛成果的智能化推广。对于职业技能大赛的成果资源,应依托在线精品课程、虚拟现实仿真资源等平台进行教材的同步开发和建设,在各类慕课平台上开发教材的慕课资源,并在平台中嵌入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教材内容的归类呈现和个性化提取,拓展教材的功能域,更好地发挥大赛优质内容资源的教学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