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爱心护航好教师,学生信心倍增不迷茫
——记在山东海事在歌尔匠造产业学院带队老师
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自3月4日加入歌尔产业学院以来,3月11日就因疫情影响,参加匠造培训的20级机械专业的学生就处于封控状态达五周,无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机电工程学院两位带队老师贾元帅、刘广洲和学生一起被封在宿舍楼内,与学生共吃同住、共防“疫”,做了大量的暖心的心理疏导、督导学习、趣味锻炼、志愿服务、自我管理、稳定思想等工作,既稳定了学生,又成长了自己。在企业疫情防控艰难的环境中,两位老师敢于担当的表率作用发挥的非常突出,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沙哑的声音里透着坚定的责任担当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封闭式管理,机电学院所有入驻产业学院的学生不能下楼,近300名学生被封闭在各自的宿舍中,每天都有志愿者送饭,学生每天在狭小的宿舍内生活,很多学生网上购买的生活用品不能送达,也有学生想回家,面对这些困难,带队老师每天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一周内走遍了所有的宿舍,细心给每位学生做心理辅导,两位带队老师的身体透支严重,从他们疲惫的步态、沙哑的声音、心理上的压力,透着政治辅导员的责任担当和履职态度:坚持再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两位老师做到了!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歌尔产业学院的疫情防控期间,两位带队教师自动承担起学生的生活管理员、学习指导员、心理咨询师、锻炼的教练员,身兼数职,从各个方面热心帮助学生,被学生称为“全能”老师。在与歌尔合作的所有院校中,只有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选派了两位带队老师,他们陪伴同学们一起度过最为困难的也是关键的时期。刚入驻产业学院的时候,学生管理中问题最主要的适应问题,表现在房间管理、心理焦虑、生活单一、线上课程、网络使用等问题,需要两位老师帮助解决。在疫情风控时期,解决这些困难问题,如果是在校内是不成问题的,学校会有很多老师帮助解决。在产业学院“人生地不熟”,在陌生的环境中解决这些困难就成了两位老师的责任。从两位带队老师平日忙碌的身影、着急的心情,表现出的是学生的信任、工作的职责。
梦想从学习开始,锻炼从实践起步
在疫情防控期间,两位带队老师鼓励学生自觉网课学习,在穿梭宿舍中不断督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氛围。在课余时间,带队老师购买体育用品,指导学生们在宿舍中进行安全的锻炼,避免因疫情防控导致身体素质状况下降。学习之余,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同学们热心做的宿舍健身及文化活动,活动项目主要是室内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举重、书法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比拼,各个宿舍之间的相互竞技,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同学们说,没有想到在封控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和老师在一起学习和锻炼,梦想会在实践中实现。
自觉承担暖心服务用爱护航的任务
在防控封闭管理期间,后勤保障是重要的环节。两位带队老师引导学生组织志愿者团队,进行自我服务,保障学习、生活、饮食正常进行。歌尔工学院克服困难为学生们配送饭菜,两位带队老师与志愿者给学生配餐,由于楼层跨层大、套餐数量多,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这时志愿者从4人逐渐增加至20人,并安排好每日值班,轮流配餐。疫情封控虽然给师生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在两位带队老师的细心布置和精心安排下,通过自我管理服务,引领学生克服困难,自觉爱心护航着学生前行,让学生信心倍增坚定了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信念,使教师这份育人责任焕发了光彩。

学生初到歌尔工学院匠造培训合影

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防疫期间宿舍配送物资

宿舍内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贾老师在宿舍谈心谈话

贾元帅老师给学生召开会议

刘广洲老师察看网课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