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重要讲话精神。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狠抓落实,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弱化问题,积极发掘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能量,强调课堂的生活属性,将课改种子嵌入到课堂生活的细胞与基因中去,掀起“课堂革命”改革,将教学的关注点真正转移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科学目标定位上来。
学院通过“三个转变”、“五门课程 ”、“ 十个标准”、“十项活动”深入推进课堂革命的落实,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我院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和职业素养。

三个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从唯考试成绩到“1+X”证书制度的转变
五门课程——聚集企业工程师和学校骨干力量,以《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Auto-CAD应用技术》《Python应用技术》五门课程为试点,开发基于头脑风暴的思维导图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授之以渔”。
十个标准,十项活动——课堂的最佳形式是“课堂灵动、学生心动”。学院提出了关于课堂教学的十个标准:优化设计、精心备课、转变观念、突出重点、适应时代、意识指导、其材施教、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评价多样化。同时开展了十项课堂革命活动:“大学生金工技能等级大赛活动”、“CAD技能竞赛活动”“电工技术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骨干教师到企业培训专业技能活动”、“优秀课堂教学视频征集评奖活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小组讨论”、“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开设数字化课堂”、“智能化作业系统”。
经过本次“课堂革命”,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掀起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潮,从老师带着学生学,到学生主动学,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落实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重视教育社会功能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